(原标题:精算大拿执掌华泰人寿,一年内完成“三级跳”)
《投资者网》崔悦晨
在经历了长达三年的总经理职位空缺后,华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人寿”)终于迎来了新的掌舵人。
7月10日,华泰人寿正式宣布牛增亮出任公司总经理。这位去年10月才加入公司的精算老将,在短短九个月内完成了从临时总精算师到副总经理再到总经理的“三级跳”。
与此同时,华泰人寿12人高管团队中三分之一已完成更替。牛增亮卸下的总精算师职务由在华泰人寿任职20年的席岳接任,副总经理苏梅兼任首席风险官,财务负责人韩悦则补位副总经理。
这场人事大调整的背后,是外资巨头“安达系”对华泰保险集团高达85.53%的绝对控股。随着实际控制权从中资转向外资,这家中国首家由中资转外资的保险集团,正加速推进对核心子公司华泰人寿的深度改造。
“安达系”全面掌权,精算老将火速晋升
在总经理职位悬空三年,三次更换临时负责人后,华泰人寿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选择——任命一位入职尚不满一年的“安达系”精算师掌舵。
牛增亮的快速晋升堪称保险行业中的一个特例:从2024年10月以临时总精算师的身份加入华泰人寿,到2025年1月升任副总经理、总精算师兼首席风险官,直至同年7月10日获得监管机构的核准正式出任总经理,仅用了九个月时间便完成了“三级跳”。
牛增亮火速晋升背后离不开“安达系”的强力支持。
公开资料显示,牛增亮于1994年投身保险行业,先后在平安人寿、美国通能精算顾问公司、英大泰和人寿等保险公司担任重要管理岗位。2018年起,牛增亮先后在安达人寿香港区域总部及美国全球总部从事产品开发定价和精算评估等工作,并负责协同安达人寿与华泰人寿的精算事务。
这些经历不仅为他提供了深厚的专业背景,也为他在华泰人寿的快速晋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安达系”正在推进一场系统性的人事布局调整。原于2024年2月加入华泰人寿担任临时负责人的郑少玮,在牛增亮正式就任总经理的同一天被调至安达人寿担任区域总裁,旨在强化股东方与华泰人寿之间的战略协同效应。
据了解,任职安达人寿区域总裁后,郑少玮将继续为华泰人寿提供战略指导支持,并致力于推动华泰人寿与安达集团之间的合作。
此外,华泰人寿内部也经历了一场大规模的高层洗牌,涉及约三分之一的高管岗位。对比2024年初的高管名单可以发现,包括李林、谢飞在内的四位高管已经离职;而来自友邦保险的王文旭则被任命为首席营销官;席岳,这位在华泰人寿服务了整整二十年的老将,也被提拔为总精算师。
盈利之下暗藏隐忧,投资收益能否持续?
业绩方面,2020年至2023年,华泰人寿的保险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1.0%、3.6%、9.9%和2.8%,个位数的增长曲线背后,是这家外资系险企在行业转型浪潮中的挣扎。特别是2023年,公司遭遇了巨大的财务挑战,净利润亏损达到了8.93亿元,标志着连续四年的利润下滑达到顶点。
然而,在2024年,华泰人寿迎来了转折点。
这一年,华泰人寿终于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财务报告:公司实现了92.93亿元的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达到了27.1%,净利润也达到了9240.49万元,成功扭转了连续两年的亏损局面。
尽管如此,仔细分析华泰人寿的盈利结构就会发现一些潜在的问题。首先,2024年的保费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分红险这一单一险种,其收入较前一年几乎翻了一番,达到42.18亿元。然而,这种单一险种依赖的增长模式在2025年一季度已略显露疲态——当季保险业务收入29.53亿元,同比下降8.71%。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退保金的逐年增加。2022年至2024年,华泰人寿的退保金额分别为5.08亿元、6.5亿元和7.28亿元,并且仅“财富金账户年金保险(万能型)”这一款产品的退保金额在2024年就达到6.07亿元,暴露了公司在设计高现价产品时可能存在风险控制不足的问题。
此外,虽然2024年的赔付支出和保单红利支出分别减少了12.5%和31.46%,但这种通过减少支出而非增加收入的方式来提升盈利能力的做法能否持续,成为投资者心中的疑问。
进入2025年,华泰人寿综合投资收益率由2024年的12.73%降至-0.58%。这无疑加剧了市场和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担忧,特别是在当前低利率环境和资本市场波动加剧的情况下。
为了确保长稳发展,华泰人寿还需进一步优化产品组合,降低对单一险种的依赖,并强化风险管理机制。与此同时,学会如何在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中保持投资收益的稳定性,也将是华泰人寿未来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外资控股下的本土化探索
在外资保险巨头安达集团完成对华泰人寿的控股并进行管理层重组之后,华泰人寿于2024年8月发布了“1+2+3”新五年战略。这一战略以客户为核心,聚焦于三个关键领域:“菁英营销员3.0、康养3.0、数字化3.0”,旨在通过这三个支柱构建一个更加专业化、创新化的保险公司。
7月10日,在宣布总经理任命当天,华泰人寿同步发布了 “保险+”全生命周期守护体系。华泰人寿首席市场官李明明表示,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传统保险业的发展遇到了瓶颈,而将有温度的服务融入冰冷的合同条款之中,已成为行业的必然趋势。
康养服务作为华泰人寿战略的核心部分,得到了特别重视。据华泰人寿战略与项目管理部总经理赵鹏介绍,公司已推出了“泰享智居”居家养老服务板块,并新增“泰享旅居”服务,这些服务不仅连接了国内15家优质康养基地,还涵盖了CCRC(持续照料退休社区)、休闲康养酒店等多种场景,力求满足不同年龄段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然而,这些战略能否奏效仍存疑问。首先,华泰人寿的高薪用人策略引发了关于成本效益平衡的问题。2024年,公司高管最高年薪达到了574.58万元,整个高管团队的总薪酬更是高达3536万元,在整个行业普遍降薪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这种高投入的人力资源政策能否转化为相应的经营效益,是华泰人寿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考验。
随着“安达系”掌控力加强,华泰人寿的本土化之路面临关键考验。郑少玮在调任安达人寿区域总裁后表示,希望借安达与华泰的战略协同,“在行业内树立一个外资经验本土化的标杆”。这一愿景的实现程度,将决定华泰人寿能否真正走出业绩波动困境。(思维财经出品)■
盛达优配app-正规配资炒股平台网址-低息配资开户-专业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