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肖劲彪)近日,哈尔滨阿城区亚沟街道的一座现代化鸡舍里,传送带正平稳运转,一枚枚光洁的鸡蛋被自动收集、传送——哈尔滨诺谷畜牧发展有限公司的“智能养鸡场”自投用以来,首批120天育成的蛋鸡已进入产蛋期。这座科技感满满的养殖基地,正用智能化重塑传统养殖模式,成为黑龙江禽蛋产业升级的生动注脚。
走进鸡舍前,记者换上防护服、完成消毒,刚踏入鸡舍内就感到一阵清凉——中午室外气温已超30℃,舍内却恒温舒适。抬头望去,八层高的鸡笼整齐排列,不同于传统养鸡场的喧闹,这里只有机器运转的轻微声响。
“从喂料、给水到清粪,全是自动化!”场长李双喜按下按钮,自动上料系统顺着轨道送料,鸡群探头啄食;另一侧,传送带缓缓移动,刚产下的鸡蛋顺着槽道滚落、汇集。整栋鸡舍里见不到饲养员,饲料投喂、鸡蛋收集、环境调节等环节,全由智能设备“包办”。
据介绍,单栋鸡舍能容10万只鸡,双层复式设计让空间利用率翻倍。目前一期工程的办公楼、育雏舍和4号成鸡舍已启用,另外3栋鸡舍主体完工,只剩屋顶安装。
作为黑龙江农业大市,哈尔滨蛋鸡产业实力突出:近五年全市蛋鸡存栏超1500万只,年产蛋约20万吨,占全省两成以上,规模化养殖水平居全省前列,双城区、阿城区、五常市等地是主要产区,部分鸡蛋还销往省外。
“这几年,我们正加速从‘散养’向‘规模化、标准化’转型。”哈尔滨市农业农村局畜牧处处长魏然杰介绍,目前全市存栏10万只以上的蛋鸡企业有10余家,1万只以上规模场超60家,规模化比重达85%。
发布于:黑龙江省盛达优配app-正规配资炒股平台网址-低息配资开户-专业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