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祛湿的中成药,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治湿疹、腹胀,可谁能想到,一款不起眼的祛湿名方,竟成了痛风患者的止痛利器?这方子出自明代医家虞抟的《医学正传》,名为四妙丸,别看成分简单,配伍之巧,每次细品都让人赞叹古人的智慧。
痛风这毛病,痛起来如虎噬骨,说到底,多是湿邪在作祟。湿邪像黏在经络里的淤泥,堵在哪,哪就红肿发热、钻心疼痛,时间久了还会形成 “痰瘀互结” 的结节。可要是单用苦寒药祛湿,就像用猛火烤湿地,表面的水干了,底下的土却被烤得板结,反而伤了脾胃正气。而四妙丸的妙处,就在既能祛湿又不伤本,像温柔的春雨慢慢渗透,既能冲散湿邪,又能护住身体的 “堤坝”。
去年遇到一位曾先生,痛风五年,每次发作都疼得直冒冷汗。他的症状很典型:大脚趾关节红肿热痛,夜间加重;关节屈伸不利,晨起僵硬得像生锈的零件;平时总觉得口苦口黏,大便黏马桶;看他舌象,舌淡胖、苔黄腻,脉滑数。这一看就是湿热下注,湿邪裹着热,在关节里 “扎根”,气血走不动,能不疼吗?
四妙丸本是治湿热下注的良方,成分就四味:苍术、黄柏、薏苡仁、牛膝。苍术像除湿机,专祛体内的湿;黄柏是清热能手,对付湿里的热;薏苡仁不光祛湿,还能健脾,让身体自己少生湿;牛膝最妙,能把药效引到下肢关节,直击痛处。可曾先生疼得厉害,还伴有乏力,说明湿邪耗了气,我加了黄芪补气,独活通络止痛,让方子更 “对症”。
一个疗程后,红肿慢慢消了,疼得轻了,晨起关节僵硬感也缓解了不少。
第二个疗程时,他仍有轻微口苦、大便偏黏,我在原方上加了炒白术,增强健脾祛湿之力,这时候他已经能自如走路,夜间也不再因疼痛辗转反侧。
第三个疗程,关节活动恢复灵活,只是偶尔阴天会有些酸胀,于是减了黄柏的用量,加了当归养血活血,巩固疗效。随访半年,再无复发,整个人的精神头也足了,干活走路都利索了。
这里得多说一句,要是痛风患者关节怕冷、遇寒加重,那是寒湿,就不能用四妙丸了,得换温化寒湿的药。
中成药再好,也得看体质、辨证候,千万别跟风瞎吃。就像四妙丸,对了湿热型痛风是“奇兵”,不对症可能就成了“麻烦”。用药前一定找专业医师辨证,才能让良药真正发挥作用。
盛达优配app-正规配资炒股平台网址-低息配资开户-专业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